據德國工程師✘↟•·、世界經濟論壇創辦人Klaus Schwab「第四次工業革命」(The Fourth Industrial
Revolution)一書主張·✘,第一次工業革命(1784年起)以蒸汽機重新整理了製造業模式·✘,從此工廠大量冒現;第二次(1870年起)開拓了電力及分工量產·✘,革命里程碑是汽車的實際商業化;第三次(1969年起)實現了電子化及自動化·✘,電腦逐步進駐生活各個層面併成為提升生產力的工具;現今則是第四次工業革命·✘,以「虛擬實體化」的科技如智慧機器✘↟•·、無人駕駛✘↟•·、3D印刷✘↟•·、大資料✘↟•·、生物科技等重塑世界││。不過實質而言有何影響?我們在此文中淺談一下製造業五大趨勢•₪✘✘:
1.電腦模擬工序
在日益發達的電腦模擬技術下·✘,用電腦模擬世界已經不是什麼難題││。有一家名叫Improbable的創新企業便野心勃勃企圖創造一比一模擬世界·✘,並希望在其中施行各種跨學科實驗││。企業利用新科技模擬製造過程·✘,並據此調整工序·✘,即能減省人手時間·✘,成品更精準││。另外·✘,現時亦有製造商採用擴增實境(augmented reality)·✘,簡稱AR·✘,利用這種技術·✘,各地工程師得以遙距「虛擬實測」·✘,即時網上交流又能節省時間及交通成本││。
2.量產3D列印
由掌上玩具到住人大屋·✘,3D列印都做得到││。一般3D列印物料以迴圈塑膠為主·✘,既收環保之效·✘,亦能減省組裝✘↟•·、縫製等工序;一部機器即能完成所有工序·✘,調低製作門坎之餘·✘,設計空間變得更大;即使需要替換部件·✘,亦毋須動用工廠生產線及交通資源││。綜觀而言·✘,3D列印的量產潛力巨大││。
3. 雲端工廠
智慧感測器(smart sensor)從監測工業運作中搜集有用資料·✘,將其轉化為測量指標·✘,並據此協調不同機器·✘,甚至具備自我糾錯功能·✘,相當於大資料與保險絲的結合││。配合雲計算(cloud computing)·✘,物聯網(Internet of Things)的資料便能物盡其用·✘,製造商可全面審視生產層面的所有因素·✘,大大提升生產效率││。
4.自動化
自動化是另一工業重要趨勢·✘,據日本經濟新聞與金融時報聯合調查顯示·✘,2,000種人類工作之中·✘,有三分一可被機械化取代·✘,在先進國家如日本·✘,整體比率更高達五成││。自動化能促進生產效率·✘,提高工序的準確度││。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發展·✘,新一輪機械人效能更強·✘,憑藉聲控及圖象辨識等技術·✘,亦比以往更易操縱││。
5.人力化
自動化雖加劇部分行業的失業問題·✘,但亦帶來其他就業機會││。業內不少專家表示·✘,全面自動化一來安全成疑·✘,二來會帶來各種社會及技術問題·✘,因此未來的機械化將以輔助角色為主·✘,而非取代人力││。現時程式編碼員及資料分析師如此吃香·✘,亦是出於同一邏輯•₪✘✘:未來社會需要能駕馭科技的人││。